價格、起訂量、交貨期說明
一、價格
服裝的價格由料、工、費、稅利四方面組成,原材料成本:包括面料、里料、輔料配件等成本。工價:直接支付加工生產人員工價費。費用:公司管理費用及銷售費用。稅利:稅收及一定的利潤。訂貨數量的多少對價格影響十分明顯。
1、定單數量少,采購面、輔料成本高,議價能力弱,供應商給的價格高。
2、定單數量少,生產過程的損耗大,成本高。
3、定單數量少,加工成本高。由于服裝生產是通過流水作業完成的,生產數量越大,工人的生產效率越高,做100件同做1000件每件所花時間相差很大。
4、定單數量少,管理成本高。
因此,我們的報價同訂單數量非常密切,數量越大,報價就越低。
二、起訂量
起訂量是指在能夠采購到原材料前題下并能上流水線加工生產的最低訂單數量。
一般來說服裝行業的起訂量通常在500件(套),由于我們公司是專業做團隊服、禮品服、工作服定制業務的,我們的流水線、生產流程、技術裝備可以將起訂量降低到200件(套)至300件(套),當然有些產品受到我們的面料、輔料供應商起訂量的限制,我們起訂量相應也會大一些,因此我們常常建議客戶用現貨面、輔料。
起訂量的概念只代表工廠能生產加工的最低量,但這個數量的訂貨價格會較高,一般超過1000件后的價格較平穩。
還有客戶問:“我每月要200件POLO衫,5個月可達到1000件,你能夠按1000件的價格給我嗎?”
回答是:“不可以,只能按200件POLO衫的價格計算”。
這是因為加工流水線的效率體現在于一次性批量的多少,1000件分成5次,每次200件生產就沒法形成規?;a,效率沒有提高,價格自然不可能便宜。
有時有些客戶所需數量的確很少,低于起訂量,同時又對品質、顏色、款式等有自己的要求,需要我們定制,這時我們會在面、輔料等原材料能解決的前提下,盡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但產品的價格就會比一般價格高出20%-100%,這將視具體數量和要求而定。
三、交貨期
定制產品的交貨期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1、面、輔料及原材料采購時間:(特別是遇到面料需要定織定染的情況,周期會很長)還包括原材料入庫前的檢驗、確認時間。
2、外協加工期:一件服裝的完成許多情況下還需相應的外協加工下的配合,如POLO衫的編織領、羅紋袖;衣服的繡花、印花;免燙處理;水洗處理等。每個協作工廠都有自己生產計劃和操作流程,都需要同它們協調和配合,每個環節都不能有一點出錯和脫節,否則整個交貨期就出問題。
3、生產前的準備期:這包括工藝、技術、樣版的制定和準備,流水線的規劃和排定,協調采購、技術、生產、質檢各部門的工作等等,為最后進入生產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4、生產加工期:服裝經過前期面輔料采購,檢驗驗收, 面、里料裁剪,繡花、印花等外協加工后,進入流水線縫制加工、鎖眼訂扣等后道加工,檢驗水洗、免燙外協加工,檢驗,整燙包裝。
交貨期的長短取決于以上四個時期所花費的時間,通常訂制的周期約為30-45天,如何才能保證并有可能縮短交貨期呢?以下幾個方法非常有用:
1、盡可能在服裝淡季下定單:服裝加工生產有淡旺季之分,每年三、四月份,八、九月份定單較平淡,這段時間的排單、等待及生產周期較短,出貨較快。
2、盡可能選用現貨面料:定織定染的周期很長,針織面料快的話十天至十五天的時間,梭織有可能要三十天至四十五天。而現貨面料也許只要幾天時間就能搞定。
3、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盡可能縮短前期溝通、打樣、確認、或等待P.O.訂單走流程的時間。其實從簽訂合同到交貨的這段時間是可控可預知的,25天、30天或35天,但從開始談這項業務到最后簽訂合同卻可能花掉一、二個月的時間,不是等二、三個星期老板從國外回來,就是等某位領導休假一、二個周回來才能確認,然后再等幾個星期大家開會討論,一、二個月就這樣過去了,等到了簽合同時恨不得第二天就能拿到貨。
4、訂貨要將貨一次性訂足,不要剛拿到貨發下去,發現貨不夠了,補貨通常數量少,工廠既不好安排生產且成本很高,常常比一般定貨的生產周期要長,到不了起訂量的話還很麻煩,工廠無法排下去,因此要避免補單。